2Q25全球smartphone生產總數約3億支,季增4%,年增4.8%。品牌市占方面,Samsung穩居第一,受惠於A系列需求穩健及因應美國關稅積極備貨,生產表現較去年同期提升。Apple排名全球第二,雖在中國受Huawei回歸與AI議題失利影響,但透過降價和補貼策略,帶動1H25中國銷售得以持平去年。Xiaomi則以穩健發展位居全球第三,持續倚重新興市場拓展和中國政策利多。
Mobile DRAM市場方面,不同應用領域價格差距明顯。因3Q25合約漲幅超預期,PC與smartphone領域議價進度緩慢,消費型產品價格則更新頻繁。Mobile DRAM價格大幅波動推高終端成本,未來可能抑制產品銷售動能。
2025年電子產業出現分歧,AI需求突出,消費性電子表現疲軟。關稅及補貼推動提前備貨,打亂傳統旺季規律,未來產業成長趨緩,AI獨強其餘承壓,缺乏突破應用限制升級動能。
受供應減少及供應商間競價追逐的雙重影響,3Q25 LPDDR4X合約價格漲幅再度擴大;LPDDR5X則在市場情緒帶動下同樣出現上揚,惟漲幅相對溫和。然而,價格的大幅波動進一步加重成本壓力,對低階手機市場的衝擊尤為明顯;預計短期內價格上行趨勢難以緩解。
合約市場漲價趨緩,現貨價格漲幅有限,部分產品價格微幅下跌。供應商減少LPDDR4X供給,中低階手機需求強勁並有恐慌性備貨。雖然部分減產將放緩,整體市場終將轉向新世代產品。
美國加徵關稅提升產業不確定,記憶體合約議價轉保守。NAND Flash現貨價格受制需求疲弱與供應競爭壓力,手機市場價格上漲困難,預料除非突發拉貨潮或供應收斂,否則價格難以上升。
LPDDR4X受原廠減產與EOL計劃影響,供應急縮,帶動價格飆漲。Smartphone品牌在供應及價格雙重壓力下加速轉向LPDDR5X,惟中低階機型因處理器限制轉換不易。
受到政治、經濟等多重不確定性的干擾,本次下修smartphone全年生產總數至12.24億支,約略持平去年表現...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調查表示,由於全球政經動盪,市場對於消費性產品在今年的銷售表現普遍不看好...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調查顯示,進入2025年第一季度,儘管大環境仍面臨終端需求疲軟與合約價格下跌的壓力...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調查表示,川普政府的一系列關稅政策,對於高度集中中國的smartphone產業帶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