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April 2025
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未擴及汽車產業。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針對進口美國的乘用車與輕型卡車關稅已於4月2日實施,零組件關稅則最晚於5月3日上路,皆於原關稅上加徵25%。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整車和零組件,可僅就非美國成分的部分被課徵25%關稅,相關作業尚待美國商務部與海關部門建立正式審核流程後執行。整體而言,無論是整車或零組件,美國成分是此場關稅戰的核心。
觀看更多9 April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9日起實施對等關稅,由於主要以貿易逆差作計算基礎,長期為消費性電子供應鏈重鎮的亞洲也受波及,尤其是東南亞地區。預期顯示器產業可能面臨光學膜片與AMOLED有機發光材料被課稅的情況,終端可能面臨需求下降、產品售價調升的風險。
觀看更多8 April 2025
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隨後提出含美國價值(US value) 20%以上的製造品能享有豁免。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由於總體經濟自2024年至今尚無好轉跡象,加上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可能引發通膨、經濟衰退,因而下修包含AI server、server、智慧手機和筆電等終端市場的2025年出貨量展望。
觀看更多8 April 2025
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隨後提出含美國價值(US value) 20%以上的製造品能享有豁免。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由於總體經濟自2024年至今尚無好轉跡象,加上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可能引發通膨、經濟衰退,因而下修包含AI server、server、智慧手機和筆電等終端市場的2025年出貨量展望。
觀看更多26 March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NAND Flash原廠自2024年第四季陸續減產,效應已逐步顯現。此外,消費性電子品牌商因應美國可能提高關稅而提前生產,帶動需求,加上PC、智慧手機和資料中心等應用領域已開始重建庫存,預計2025年第二季NAND Flash價格將止跌回穩,wafer和client SSD價格則是季增。
觀看更多25 March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由於美國對多國祭出新關稅政策,2025年第一季下游品牌廠大都以提前出貨因應,此舉有助供應鏈中記憶體的庫存去化。展望第二季,預估conventional DRAM價格跌幅將收斂至季減0%至5%,若納入HBM計算,受惠於HBM3e 12hi逐漸放量,預計均價為季增3%至8%。
觀看更多9 April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9日起實施對等關稅,由於主要以貿易逆差作計算基礎,長期為消費性電子供應鏈重鎮的亞洲也受波及,尤其是東南亞地區。預期顯示器產業可能面臨光學膜片與AMOLED有機發光材料被課稅的情況,終端可能面臨需求下降、產品售價調升的風險。
觀看更多1 April 2025
樂金顯示器廣州LCD 8.5代線今(1)日正式交割至TCL華星光電並改名為T11,自此TCL華星光電將擁有2條6代、4條8.5代、1條8.6代和2條10.5代LCD產線。TrendForce指出,今年TCL華星光電藉由併購案的完成和T9 8.6代線產能的爬升,預計在全球LCD大世代線(5代含以上)的產能面積佔比將成長3.6個百分點至22.9%。此外,由於T11主要用以生產電視和PID面板,伴隨正式交割後,前三大面板廠京東方、TCL華星光電及惠科的供應市占率預估將進一步提升至66%。
觀看更多26 February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4年受到手機新機銷量成長,以及二手機、整新機需求增加驅動,全球手機面板出貨量年增11.4%、達21.57億片,為近年高峰。預估2025年由於新機需求穩定,手機市場可能回歸供需循環,而二手市場需求預計將持穩或小幅下降,導致手機面板出貨量年減3.2%,為20.93億片。
觀看更多24 February 2025
為優化組織並加速推動光電半導體事業,富采於2025年2月21日宣布合併子公司晶元光電與隆達電子為富采光電 (Ennostar Corporation)。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憑藉晶片與封裝技術的資源整併,富采光電2024年營收為7.6億美元,在全球同時具備光電半導體晶片與封裝技術能力的LED廠商中排名第五,未來將持續發展高附加價值的應用,以滿足客戶需求。
觀看更多20 January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2025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與品牌策略》報告,目前光達(LiDAR)於車用市場主要用於乘用車、無人計程車(robo-taxi)等,在工業市場則支援機器人、工廠自動化和物流等應用。受到Level 3及更進階的自動駕駛系統和物流運輸帶動,預估光達市場產值將從2024年的11.81億美元成長至2029年的53.5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5%。
觀看更多3 December 2024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4年Micro LED晶片產值預估將達3,880萬美元左右,主要貢獻來源仍是大型顯示器。展望未來,技術瓶頸的突破指日可待,而應用面在車用顯示需求具體化,以及AR眼鏡全彩化方案日漸成熟,預計將帶動Micro LED晶片產值於2028年成長至4.89億美元。
觀看更多27 March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中國政策刺激太陽能產業整體需求,增添太陽能板供給緊張氣氛,預期2025年三月和四月的需求將出現小高峰,可能順勢帶動第二季產業鏈價格上升。
觀看更多13 March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固態電池為具備商業化潛力的下一代電池技術,歐美等全球廠商正致力於開發大規模生產技術,加速車用固態電池性能驗證。目前Factorial Energy、QuantumScape和SES AI等新創業者開發半固態、準固態電池已進入sample交付和pilot run(小規模試產)樣品驗證階段,預估最快於2026年左右將逐步量產第一代產品。
觀看更多4 February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半固態電池作為新興電池技術,結合傳統液體電解質電池和固態電池的優點,於2020年以前已進入試生產。受制於使用成本、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半固態電池普及於電動汽車的速度尚不及市場預期,預計未來幾年全球車廠將陸續增加配備半固態電池的車型,有望帶動這款電池技術在電動車市場的滲透率於2027年超越1%。
觀看更多9 April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9日起實施對等關稅,由於主要以貿易逆差作計算基礎,長期為消費性電子供應鏈重鎮的亞洲也受波及,尤其是東南亞地區。預期顯示器產業可能面臨光學膜片與AMOLED有機發光材料被課稅的情況,終端可能面臨需求下降、產品售價調升的風險。
觀看更多8 April 2025
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隨後提出含美國價值(US value) 20%以上的製造品能享有豁免。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由於總體經濟自2024年至今尚無好轉跡象,加上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可能引發通膨、經濟衰退,因而下修包含AI server、server、智慧手機和筆電等終端市場的2025年出貨量展望。
觀看更多11 March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4年第四季由於Apple手機生產進入高峰,以及中國部份地方政府提供消費補貼刺激需求,該季智慧手機品牌合計產量達3.35億支,季增9.2%。其中,新機量產助Apple擴大季增幅度,Samsung則因為在新興市場面臨挑戰,產量季減。
觀看更多5 March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5G時代下的突破機會:論全球電信商FWA布局與台灣廠商商機探討》報告指出,隨著美國電信商T-Mobile、Verizon轉移營運重心至拓展建置成本較低的FWA(fixed wireless access, 固定無線接入)服務,以及印度業者Jio Reliance、Bharti Airtel在鄉村地區積極佈建5G FWA基地台,預計2025年全球FWA市場規模將年增33%,達720億美元。
觀看更多14 March 2024
據TrendForce預估,2023~2027年美國衛星直連服務市場規模將從4.3億美元,大幅成長至6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36%。隨著衛星直連服務用戶訂閱逐年增長趨勢,有望讓電信商在現有行動通訊業務之外,拓展衛星通訊服務。
觀看更多10 April 2025
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未擴及汽車產業。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針對進口美國的乘用車與輕型卡車關稅已於4月2日實施,零組件關稅則最晚於5月3日上路,皆於原關稅上加徵25%。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整車和零組件,可僅就非美國成分的部分被課徵25%關稅,相關作業尚待美國商務部與海關部門建立正式審核流程後執行。整體而言,無論是整車或零組件,美國成分是此場關稅戰的核心。
觀看更多19 March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NVIDIA GTC 2025發表Isaac GR00T N1通用人型機器人基礎模型,具備完整的資料集、多模式輸入以及開源特性,有望助研究人員針對特定場域或應用任務,以真實、合成數據對GR00T N1作後期訓練,加速研發進度,縮短產品上市前的準備期。在GR00T N1達到大幅優化機器人AI訓練的前提下,預期該領域產品將提前放量,推升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產值於2028年接近40億美元。
觀看更多4 March 2025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4年第四季全球電動車[註1]牽引逆變器總裝機量達867萬台,季增26%。中國與歐洲市場的強勁需求為主要動能,帶動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的裝機量皆較前一季成長28%,並一舉將華為推進全球前五大供應商之列。
觀看更多2 March 2022
TrendForce集邦科技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拓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科技產業趨勢研究分析,專精於高科技產業結構性趨勢研究,近期發現有類似本公司名稱者從事投資顧問等服務,本公司特此提醒勿因收到Line等廣告資訊而混淆,相關投資廣告皆與本公司無關。
觀看更多26 June 2024
根據TrendForce最新報告「衛星產業發展關鍵推手-低軌衛星大廠供應鏈策略與挑戰分析」內容,隨著低軌衛星服務全球用戶滲透率持續上升趨勢,驅動全球衛星零組件供應商陸續切入Starlink與OneWeb兩家主要衛星大廠供應體系,預估2021~2025年全球衛星市場產值從2830億提升至357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2.6%。
觀看更多10 April 2025
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未擴及汽車產業。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針對進口美國的乘用車與輕型卡車關稅已於4月2日實施,零組件關稅則最晚於5月3日上路,皆於原關稅上加徵25%。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整車和零組件,可僅就非美國成分的部分被課徵25%關稅,相關作業尚待美國商務部與海關部門建立正式審核流程後執行。整體而言,無論是整車或零組件,美國成分是此場關稅戰的核心。 TrendForce表示,儘管美國市場營收占比大的車廠會承受較大壓力,且關稅對各車廠的影響須從多個角度判斷,仍可從產地分布了解衝擊情況。分析在美國市場銷售的車輛,僅Tesla全數在當地組裝,Ford以約76%的國產比例居次,Honda和Stell...
觀看更多31 March 2025
根據 TrendForce 2025 深紫外線 LED 市場趨勢與產品分析,在光固化市場需求穩定、UV-C LED 技術與價格滿足市場需求而導入空調/空氣清淨與動態水殺菌新項目下,TrendForce 預估 2029 年 UV LED 市場產值將達到 3.38 億美金。多數 UV LED 廠商仍對 2025 年市場表現持樂觀態度,特別是在 UV-C LED 技術提升下將有望進入動態水殺菌市場,整體而言,認為 UV LED 營收 ≥10% 成長可期。 相較於 UV 燈管 (UV Lamp),UV LED 具有較長的產品壽命與簡易光學設計,Nichia、Seoul Viosys、Violumas、奧特維 (UVT) 等廠商推出完整 UV-A / B / C LED 產品線,期望以完整波長解決方案,進而滿...
觀看更多TrendForce最新“金級+會員市場報告: 全球LED產業資料庫與 LED廠商季度更新”資料顯示, 2025年受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企業成本上升致使產品價格上漲,抑制全球消費需求。然而Micro/Mini LED、車用LED、農業照明和 UV / IR LED市場等領域繼續保持成長。綜合來看,預估2025年LED市場產值為130.03億美金。 TrendForce 重點整理市場潛力成長應用 Micro LED 應用 AI的快速迭代拉動了廠商資源朝向AR裝置傾斜。具備高亮度、微型化的搭載Micro LED的單色光機憑藉AI的賦能效應,在類似信息提示等簡易使用場景中發展更加深入,短期內為Micro LED在頭戴式裝置中貢獻一定的產值。但AI...
TrendForce最新“金級+會員市場報告: 全球LED產業資料庫與 LED廠商季度更新”資料顯示, 2025年受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企業成本上升致使產品價格上漲,抑制全球消費需求。然而Micro/Mini LED、車用LED、農業照明和 UV / IR LED市場等領域繼續保持成長。綜合來看,預估2025年LED市場產值為130.03億美金。 TrendForce 重點整理市場潛力成長應用 Micro LED 應用 AI的快速迭代拉動了廠商資源朝向AR裝置傾斜。具備高亮度、微型化的搭載Micro LED的單色光機憑藉AI的賦能效應,在類似信息提示等簡易使用場景中發展更加深入,短期內為Micro LED在頭戴式裝置中貢獻一定的產值。但AI...
TrendForce最新“金級+會員市場報告: 全球LED產業資料庫與 LED廠商季度更新”資料顯示, 2025年受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企業成本上升致使產品價格上漲,抑制全球消費需求。然而Micro/Mini LED、車用LED、農業照明和 UV / IR LED市場等領域繼續保持成長。綜合來看,預估2025年LED市場產值為130.03億美金。 TrendForce 重點整理市場潛力成長應用 Micro LED 應用 AI的快速迭代拉動了廠商資源朝向AR裝置傾斜。具備高亮度、微型化的搭載Micro LED的單色光機憑藉AI的賦能效應,在類似信息提示等簡易使用場景中發展更加深入,短期內為Micro LED在頭戴式裝置中貢獻一定的產值。但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