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DRAMeXchange: 2月上旬合約價4GB漲幅拉大走勢續強,爾必達若因財務問題退出產業影響甚鉅


15 February 2012 半導體

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門DRAMeXchange的調查,雖然2月上旬DRAM合約價在2GB仍以持平價位開出,最高價尚未突破美金9.5元,但已經觀察到大量成交數量往高價位區間移動,並且4GB合約價格的最高成交價一舉由一月下旬的美金17.25元上升至美金18元,均價與低價亦同步走強,由上次報價的16.5以及16元上升至17.5以及17元,整體成交量以均價至高價區間為主要大宗,短期內續漲的動能仍顯強勁。

然而,現貨市場與合約價格走勢目前並不同調,由於市場買氣略顯清淡,加上PC OEM多在此刻向合約市場尋貨,以冀望鎖定大量交易顆粒數,導致自農曆春節以後DDR3 2Gb顆粒均價已經下滑5.32%,今天的報價落在US$0.89,與合約市場顆粒均價US$0.94元的價差逐漸收斂,足以顯現當前的DRAM市場不是由需求支撐,而是倚賴供給端的樽節產出來維持供需平衡。

第一季度的PC DRAM平均銷售單價(Average Selling Price)逆勢在一年的首季出現強勁支撐,據了解,強勁走勢主要是反應先前DRAM厰在2011年第四季末的減產效應,雖然今年首季的需求仍顯清淡,但受惠於供給端自律性的樽節產出量,對合約價走勢產生正面的影響,價格自上月起持穩,並在二月份開始出現明顯的躍升,對於當前DRAM厰普遍面臨大幅虧損的困境,無疑是場即時雨。短期內合約價格續強的動能仍在,但在第二季度的價格將有賴供給端維持自律;歷經後續的短期波動後,下半年的受惠於PC旺季以及許久不見的企業換機潮,將帶動需求增溫,有利PC DRAM價格回到穩定上揚的趨勢。

2012年第一季投片回復,主因看好下半年Windows 8及Ultrabook帶動市場需求,企業換機潮亦隱約浮現
隨著去年12月開始合約價格止穩,底部價格浮現,市場預期心理加上減產效應下,一月合約價格開始緩步上升,二月上旬合約價格正式起漲,部份DRAM廠認為在價格止穩甚至在今年下半年PC市場需求會比去年狀況更佳下,今年第一季開始陸續產能回復,國際DRAM廠小幅回升20K,台系DRAM廠回復近80K,合計共約100K左右。

根據集邦科技統計,在產能回復下,2012年DRAM產業YoY成長數字從21%再度提昇至30%,但由於產品比重的改變,如各DRAM廠無不積極從標準型記憶體轉進行動式記憶體及伺服器用記憶體領域,標準型記憶體佔全體DRAM產出比重從去年的53%下滑至49%,這是標準型記憶體比重首次跌破50%之下,從目前標準型記憶體仍在虧損的現況來看,產出減少將對價格回復一定程度的助益。

在需求方面,隨著泰國水患衝擊硬碟供應鍊將於第一季正式恢復,PC-OEM廠將於第二季為返校需求衝刺PC出貨量,甚至在企業換機方面,由於2008年金融風暴影響,甚至Windows 7上市都未帶動明顯換機潮,企業用戶至少四年未更新電腦下,已逐漸影響企業用戶的行政效率,隨著下半年有Windows 8及低於700美元Ultrabook上市,今年下半年有機會帶動新一波的企業換機潮,將有助於DRAM市場回復供需平衡,整體市場朝向健康面進行。

爾必達若因財務退出DRAM產業,將對PC與DRAM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近期爾必達的財務狀況與未來發展為市場關注焦點,今年四月有與日本借貸的近400億日圓與銀行團的800億短債即將到期,除了與日本政府與債權銀行繼續積極協商,也同時尋求任何注資的管道,以求能夠繼續存活;以長期的考量,爾必達與美光、東芝的結盟的討論持續進行,而在短期資金挹注部份,爾必達尋求協力廠商的幫忙,目前已有數家廠商願意提供大小不一的資金,幫助爾必達渡過難關。

從技術角度方面來切入,不同於2009年初宣布破產的奇夢達,除了資金面臨無以為繼的狀況下,在技術方面也由於溝槽式技術面臨研發瓶頸,讓當時奇夢達製程落後其他競爭對手,虧持金額續擴大,最終走上申請破產保護一途。而爾必達截然不同,在標準型記憶體方面,30nm製程已經導入量產階段,25nm更將於今年第二季進入試產;在行動式記憶體方面亦已切入30nm製程,其品質也早已獲得國際大廠的認同,技術能力逼近一線韓系大廠。

從2011年第四季的市占率來分析,爾必達在標準型記憶體佔全球市占率約12%,行動式記憶體亦有17%的市占率,倘若日本政府未積極介入協助,爾必達恐因財務難關而退出DRAM產業,此舉將對PC與DRAM市場產生重大影響,DRAM市占率將會更集中在技術領先的廠商,整體市場DRAM廠陸續退出下將轉為寡佔型態,而PC-OEM廠對未來的議價能力將更趨薄弱。





 


上一則
LEDinside:4Q11因庫存出清使得LED平均報價跌幅一成,預期1Q12報價跌幅將趨緩
下一則
WitsView:淡季效應與供應鏈不順,1月大尺寸面板出貨受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