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晶能源、昇陽光電和新日光等三家台灣太陽能廠於10月16日宣布簽訂合併意向書,成立「聯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預計在2018年第三季完成合併案。TrendForce綠能研究(EnergyTrend)預估,合併後的電池片總產能將達到5GW,包括在台灣的3.5GW以及在泰國、越南、及中國共約1.5GW,一躍成為全台最大、全球第五的電池片製造商。若單論電池片對外供應能力,則是全球第二。
EnergyTrend分析師曹君如指出,三家企業所著重的客戶區域各有不同,在產品方面也各具特色。新日光集中於單晶,並積極轉向單晶PERC與HJT等高效產品;昱晶擁有昱成與同昱等具垂直整合戰略價值的子公司;昇陽光電是台灣最積極應用多晶PERC的業者。因此本次合併,三家業者在業務與產品端的截長補短將是最主要的優勢所在,除了減少重覆的管理或研發支出外,對資本的應用也更具效率和彈性,對設備和原料採購亦可獲得更好的議價能力。
三家業者目前的模組總產能約600MW,未來計畫提高至3GW以強化垂直整合。到目前為止,台廠預計未來要開出的新模組產能已經超過5GW,主打的都是本地與海外的高效市場。
由於缺乏資本,台灣的太陽能技術相對於中國業者領先程度被迅速拉近,目前僅能保持小幅領先,產能亦無法與其較勁。三家業者在合併之後,將可以集中火力在高階設備和技術研發上,也可能透過事業的整併與分拆進行管理上的控制,一方面減少重覆的成本,一方面突出各公司在原領域的銷售優勢。由於台廠的技術仍具有搶攻歐、美、日等高利潤市場的優勢,一旦在產能、市場分配與成本上獲得更好的控制,會更有機會突破目前僵局,也能為其他業者帶來示範作用。而在下游端,則可在政府相關政策的引導下,繼續吸收往海內外擴張的經驗,同時利用毛利率較佳的本地銷售與電站開發業務來吸引資本投入。
從台灣整體市況來看,今年上半年的太陽能安裝量僅有130MW,「太陽光電兩年計畫」第一年度也只完成394MW,需求不如預期,這與政策未臻成熟、市場仍有觀望態度有關。但曹君如認為,政府持續透過前瞻計畫、電業法、推動本次合併等面向積極支持太陽能產業,預期2018年電網建設與相關政策成熟後,台灣市場將逐漸轉熱。
相關文章
相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