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未擴及汽車產業。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針對進口美國的乘用車與輕型卡車關稅已於4月2日實施,零組件關稅則最晚於5月3日上路,皆於原關稅上加徵25%。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整車和零組件,可僅就非美國成分的部分被課徵25%關稅,相關作業尚待美國商務部與海關部門建立正式審核流程後執行。整體而言,無論是整車或零組件,美國成分是此場關稅戰的核心。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NVIDIA GTC 2025發表Isaac GR00T N1通用人型機器人基礎模型,具備完整的資料集、多模式輸入以及開源特性,有望助研究人員針對特定場域或應用任務,以真實、合成數據對GR00T N1作後期訓練,加速研發進度,縮短產品上市前的準備期。在GR00T N1達到大幅優化機器人AI訓練的前提下,預期該領域產品將提前放量,推升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產值於2028年接近40億美元。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4年第四季全球電動車[註1]牽引逆變器總裝機量達867萬台,季增26%。中國與歐洲市場的強勁需求為主要動能,帶動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的裝機量皆較前一季成長28%,並一舉將華為推進全球前五大供應商之列。
根據TrendForce最新預估,2025年全球新車市場銷量為9,060萬輛,年成長率2.4%。估計區域占比以中國29%最高,美國18%居次,西歐地區為15%。其中,美國市場因關稅因素將面臨高度不確定性,中國市場「智慧化」的競爭預期將白熱化。
由於人力缺乏與成本上升,全球政府正大力投資機器人研發專案。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中、日、美、韓、德國長年名列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前五名,預期2025年將持續執行總計130億美元以上的相關計畫。從人型機器人角度分析,美國的機器人AI生態圈較完整,中國聚焦建立供應鏈,預料未來的產品價格和應用將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