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rendForce綠能研究(EnergyTrend)最新觀察,鈷金屬價格在2018年持續走高,第一季上漲超過20%,顯示原物料上漲除了受到短期的資本炒作影響,整體產業供應分布過於集中也將推升價格在中長期持續上揚。對於鋰電池與新能源車產業來說,勢必要開始逐季反映材料成本,同時也考驗電池產業能否儘早調整,降低對於鈷金屬的依賴。
台灣政府在2016年7月啟動的「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即將於2018年6月到期,目標是在兩年期間新增1,520MW太陽光電併網量。但TrendForce綠能研究(EnergyTrend)指出,2年計畫期間的新增併網量預估僅1,072MW,整體執行率約71%,恐無法順利達標。
TrendForce綠能研究(EnergyTrend)最新「先進技術供應鏈發展報告」指出,在中國第三批領跑者計畫的效率指標引導下,業者致力提高模組瓦數表現,以增加獲取標案的機會,進而帶動N型電池等目前尚未成熟的次世代電池技術加速發展。
中國大陸太陽能市場在2017年持續爆發性成長,推升全年度全球太陽能市場規模首度突破100GW大關。TrendForce綠能研究(EnergyTrend)預估,2018年需求將進一步提高,上看106 GW,但各區域市場的需求比例將有所改變。
美國於當地時間2018年1月22日正式公布對太陽能電池、模組的201條款決議,首年度將針對海外電池與模組進口課徵30%關稅。針對此決議對市場的影響,TrendForce綠能研究(EnergyTrend)提出以下幾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