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定量成中歐太陽能貿易爭端最終兩方協議的解決方案,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表示,定價定量協議墊高歐洲市場進入門檻,將可有效排除市場破壞性價格出現,有利於一線大廠專注提升產品與服務品質,加速產業集中化腳步,同時大廠為了提防關稅貿易戰重現,開始展開海外設廠布局,尋找新興市場出口與設廠機會。同時EnergyTrend也強調,這份協議不見得可以解決市場問題,各企業應該要提早設想為期兩年的協議是否會再走回關稅老路。此外,韓國、台灣等地區的太陽能業者如何從這些爭端中找出機會,都將是「價格承諾後時代」最引人關注的議題。
中國與歐盟針對輸歐中國製太陽能產品的新協議正式上路,業界最為關注的定價定量的標準也同步出爐,未來中國業者輸歐洲模組產品的最低進口價格為€0.56/Watt,而在總量部分雖然未定,但目前業界認為7GW是一個合理的數字。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的觀察顯示,這次中歐雙方達成的最低進口價格高於先前中國業者的報價,但低於歐洲業者的生產成本,加上成本分拆後對於某些領域的業者反而有價格上漲的想像空間,第三季有可能出現漲跌互現的情況。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部EnergyTrend調查,中國電池芯廠包括新能源、光宇等已逐漸抬頭,產能擴增率較日韓系電池廠來的積極。然而中國電池廠切入主流供應鏈所蘊含的隱憂,揭示鋰電池微利時代即將來臨,鋰電池產業的毛利將有可能再往下探。 供應鏈擴散 中國電池抬頭
歐盟日前表示,針對中國製太陽能模組輸歐問題,歐盟與中國已經取得共識。根據相關文件內容指出,目前已經確定"定價"將是主要執行的方案,歐盟表示,透過這個機制可為歐盟太陽能市場帶來穩定的發展,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相關產品低價傾銷的情形。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觀察顯示,由於新方案中反傾銷關稅懲罰將被移除短期內台灣業者的訂單狀況有可能受到影響,但長期來看台廠或將受益。
中國商務部(MOFCOM)日前對美韓多晶矽業者展開反傾銷,自七月二十四日起開始實施。根據公佈的文件內容,此次美國多晶矽業者遭受嚴重打擊,反傾銷稅率在53.3%至57%之間,而韓國業者的稅率在2.4%至48.7%,其中韓國多晶矽大廠OCI面臨的稅率僅2.4%,遠低於其它競爭對手;另一方面,中國目前對於歐洲相關業者暫不執行反傾銷措施。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的觀察顯示,此次中國選在這個時間點公佈對美韓的多晶矽反傾銷措施,咸信是針對歐盟施加壓力,以求在目前的雙邊會談中取得對於太陸輸歐的模組產品較有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