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趕在6月30日前的太陽能搶裝潮進入最後倒數,而中國政府卻未明確制定今年需求目標、後續補貼細節等相關指標,讓兩岸太陽能廠商六月下旬訂單能見度急遽轉弱。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研究副理林嫣容表示,今年第三季中、美、歐等主要市場都沒有趕裝的壓力,在電站廠商預期後續模組仍會明顯跌價的情況下,訂單恐相當清冷,而今年過於積極的擴產也將在淡季帶給製造商更大的銷售壓力。
中國最大太陽能展SNEC將於下週舉行,上下游廠商皆欲在展會中洽談六月訂單,因此市場呈現觀望態勢,五月份價格波動不大。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研究副理林嫣容表示,今年第一季中、美、日、印等太陽能需求大國積極拉貨,但自第二季起,電站廠商普遍預期模組價格將持續緩跌,因此除了併網時限急迫的印度外,其餘市場需求力道大多趨緩,產業步入淡季。
2015年中國電動車銷售總數創下30萬輛的全球新高,推升車用鋰電池的需求興起,尤其是去年第四季開始動力電池在乘用車與微型車的需求熱絡,擠壓到IT(筆電與平板)用圓柱型電池的供給而呈現短缺,也扭轉圓柱型電池長時間的價格低迷走勢。根據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最新鋰電池報價顯示,受惠於這場IT與動力應用搶電池大戰,2016年第一季圓柱型電池價格逐步走揚,高中低容量皆有約1~3%的漲幅,整體供給與需求量穩定成長。
隨著全球需求步入傳統淡季,中國搶裝潮也到達尾端,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研究副理林嫣容表示,四月太陽能供應鏈從多晶矽晶圓至模組價格走弱明顯,最上游的多晶矽則由於下游矽晶圓維持滿產、新產能陸續到位及中國政府嚴查走私等因素,推升中國多晶矽短期供應更趨緊張,價格上漲劇烈。
繼美、日旺季過後,中國須在6月底前併網的拉貨潮也將進入尾聲。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研究副理林嫣容表示,2016年太陽能需求在農曆年後逐漸轉淡,最先受影響的,就是訂單相當集中於一線垂直整合大廠的兩岸電池片廠商。中國電池片在年後陸續跌價,台灣電池廠近期也因相互搶單,出現大幅度降價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