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電池業者的產能利用率受到雙反的影響出現滑落,然而在模組部分卻傳出台廠計劃擴充產能。EnergyTrend研究經理胥嘉政表示,看好美國反傾銷初判將對台廠有利,加上中國模組產品輸美成本上升,模組有機會出現轉單效應,因此業者規劃將產能進一步提升。
受到反補貼初判超過預期的影響,面對七月下旬將要到來的初判,兩岸太陽能業者莫不嚴陣以待,再加上預留一個月運輸與報關相關的工作時間,使得六月下旬的市況出現變化。根據EnergyTrend觀察,六月中、上旬台灣電池廠的產能仍維持高檔,但到六月下旬,業者產能出現明顯下滑。
如以本次反補貼(CVD)的初判內容來推斷反傾銷(AD)初判的結果,依照一致性原則來看,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綠能研究部門EnergyTrend認為AD初判內容對於產品涵蓋的範圍應該相符。在終判內容與初判相同,且並無限價限量的假設前題下,為了減輕雙反所帶來的傷害,EnergyTrend推估兩岸業者的因應對策將有所不同。
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電池與模組產品開徵反補貼稅,稅率區間在18.56%(常州天合)到35.21%(無錫尚德),其餘廠商的稅率為26.89%。EnergyTrend表示,此次初判在產品面與稅率上較2012年更為嚴厲,台廠有望因此受惠;另一方面,此次判決有可能是反傾銷初判的前哨,台廠恐將面對超過預期的反傾銷稅率。
中國分布式光伏市場熱度持續增溫,帶動業者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在上周結束的第八屆SNEC展會中,光伏發電服務一體化已經成為中國業者的佈局重點。